天气预报一周天气广州最新消息新闻最新消息最新_广州天气预报一周的天气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措施:

1.做好防风准备,有关部门启动防御工作预案;

2.注意媒体关于热带低压最新消息和防风通知的报道;

3.把门窗、围板、棚架、户外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热带低压影响的室外物品。

(二)台风**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措施:

1.进入防风状态,有关部门启动防御工作预案;

2.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滩涂、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

(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措施:

1.进入防风状态,有关部门启动防御工作预案;

2.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滩涂、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露天集体活动应及时停止,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3.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

其他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内可能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措施:

1.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有关部门启动防御工作预案,相关应急处置与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2.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滩涂、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露天集体活动应及时停止,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其他同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雨**预警信号

含义: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措施:

1.有关部门根据情况启动防御工作预案;

2.市民应及时收盖露天晾晒物品;

3.低洼、易受淹地区要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4.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3、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4、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其它同暴雨**预警信号。

(三)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人员应留在安全处所,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已有上学学生和上班人员的学校、幼儿园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取专门的保护措施,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停课、停业,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其它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一)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二)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

防御指南:

1、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防火;

3、建议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其它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2004年7月10日,一场城区的局地暴雨,给北京的排水和道路交通带来了严峻考验,也大大提高了和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特别是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人们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心天气预报了,不仅想知道准确的预报结果,还想尽可能早的知到更长时间的天气预报。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瞬息万变,天气预报就是利用各最新的科学技术捕捉这些变化中的信息,对未来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先估计和预告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梦想能够有一天提前知道未来的天气情况。这一梦想在150多年前得以实现,这就是应用天气学方法进行天气预报。当然,当时的天气预报其准确率还是很低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天气认识的逐渐深化,目前气象部门应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使天气预报的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天气预报大致可分为以下儿类。短期气候预测也就是长期天气预报,这种预报一般是对一个月以上的天气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和预测的。中期天气预报是对一周左右的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报的。短期天气预报,是做未来一两天的也就是24~48小时的天气预报。另外,还有做几小时的短时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还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公众预报,决策服务天气预报和专业天气预报。在这内容繁多的天气预报中,我们如何应用天气预报呢?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天气预报的时效问题。

天气预报是研究大气运动的一门科学。大气运动是在一种永不停息状态下,以各种不同尺度、不同运动方式的综合表现,其复杂程度是当今科学界的一大难题,所以我们现在还无法做出长时间的准确的天气预报。另外,由于每天每时要获取很多最新的气象资料,用最新的资料订正和完善已做出的预报。这就使天气预报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因此要求我们使用天气预报的用户,一定要随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天气预报,由于各种技术问题,目前的天气预报的时间越长,预报的准确度就越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气象台对一周的中期预报,每天都以滚动形式发布新的预报,对短期48小时内的预报每天最少也有三次以上的最新预报。当有新的预报出现时,旧的预报就成为历史,不具备使用价值了。因为新的预报更接近实际大气的运动情况。天气预报的时效越短,其可应用的资料和探测手段就越多。例如: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都只能在短期和短时天气预报中应用,这就决定了时效短的天气预报其准确率较高。

天气预报和国民经济、礼会生产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应用天气预报时,一定要知道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有最新的天气预报才有最好的使用价值,我们一定要及时了解最新的预报才能真正掌握天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