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全省多地限行通知汇总

2.沙尘暴标志何时走进人类生活

侯马一周天气_侯马一周天气预报15天

沙尘暴知识问答

沙尘暴是自然现象。近年来越刮越烈,不能排除人为因素,游牧文化被无情替代,是沙尘暴危害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最大的受害者也是草原游牧民族,还有大量的外迁户。

1、 问:什么是沙尘暴?

答:不要把一般的沙尘天气都说成沙尘暴。风把足够的沙尘刮到天空,空气能见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称得上沙尘暴。沙尘暴一般并不多见。

2、 问:沙尘暴是否我国才有?

答:沙尘暴是一种全球气候现象。主要发生在风大的干旱地区。如中亚、北美干旱地区,澳大利亚、北非等地。我国的沙尘暴属于中亚干旱区。包括中亚、蒙古、我国西北。

3、 问:沙尘暴是否近年来才有?

答:沙尘暴自古就有。我国有记载的沙尘暴可追溯到汉代。实际上在地球上至少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如几万年前,赤峰市达理诺尔地区曾出现荒漠化时期,3 .5万年前湖水达到最低点,当时飞沙走石,形成了沙漠。

4、 问:我国的沙尘暴是否比较严重?

答:我国沙尘暴波及面积大,沙尘路现场,往往形成不只一个沙尘源地。如几个源地同时发生,逐渐加速,就可能形成大面积的强沙尘暴。如今年4 月份的那场,是今年我国最强烈的。不过比起美国1934年的沙尘暴,我们还甘拜下风。

5、 问:我国的沙尘暴影响北京、华北,飘到韩国、日本,有人讲在美国也有发现,对吗?

答:首先应该说明,沙尘暴的最大危害地区是处在沙尘中心的干旱地区,沙尘天气是全球性的。沙尘不分国界,沙尘上到天空,随风飘游。北京的沙尘也不一定全是从我国西北刮来的,有本地区的,还有可能由内蒙古、蒙古、哈萨克斯坦的。那么飘到美国的沙尘就很难说是哪的了。

6、 问:有人讲近50年我国的沙尘暴趋于缓和,对吗?

这样讲不全对。近50年可能由于某种气象因素,与某些历史上最强的一两次相比可能弱些。但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了,危害程度大了。尤其是近1 0年,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亿万人民的正常生活。限于我国研究沙尘暴的历史现实,我怀疑有关部门提供数据的可比性。

7、 问: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说起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是多方面的。沙尘暴的动力是风。物质基础是沙尘。风与沙尘各有复杂多样的时空变化。有足够强大的风,还要有足够量的沙尘。但是把大量沙尘吹起来,也还要求很多条件。我国西北干旱区,盛行强烈的西北风。由于古地中海抬升形成大量松软的沙尘堆积。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特别是干旱、风大、植被稀疏都同步发生在春季,因此春季就具备了沙尘暴发生的自然条件,再加上人为活动破坏了地面植被,使沙尘暴越发强烈。

8、 问: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发生频次高的直接原因,是不是由于环境破坏引起的?

答:我刚才说了,沙尘暴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发生频率高,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北方,特别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反应,这样说是没错的。如内蒙古额济纳旗近来发生的,首先引起大家关注的多次强沙尘暴,就与黑河断流,大面积胡杨林、梭梭等死亡有直接关系。内蒙古海拉尔市以往极少见沙尘天气,但由于今年西面大面积开荒,沙尘已成为海拉尔市的重要环境问题。我国草原地区近年来不仅沙尘暴天气频率高、强度大,还造成沙漠的扩大,甚至新的沙漠形成。这与草原的全面破坏有直接关系,生态学家早有预料。

9、问:沙漠是否是沙尘暴的源头?

答:说现有沙漠和沙地参与了沙尘暴的形成还不如说沙漠是沙尘暴的后果。因为沙尘天气的主要颗粒物,特别是飞向高空影响北京等地的沙尘不是大颗粒的沙土,而是细土,沙土只对当地影响较大。细土不断被吹走,剩下的就慢慢变成沙漠了。

10、 问:影响北京华北等地的沙尘,主要来自何方?

答:我从前讲过,沙尘暴的范围很大,具有国际性。但直接影响北京华北等地的沙尘,主要来自北部附近的草原和荒漠地带。经常是起自中亚、蒙古南部荒漠区,经过蒙古高原草原区继续加速,大量沙尘参与,最终形成了影响华北等地的大规模沙尘暴。因此北方草原地区,特别是临近的锡林郭勒草原是关键地带。

11、 问:那么说内蒙古草原环境恶化是造成北京及华北地区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

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今年沙尘天气频繁增加正好发生在内蒙古草原大规模加速破坏的10年之后。内蒙古草原在退化草场占三分之一的基础上,九十年代又比八十年代增加了1 8%。锡盟草原在10年内又新添了6000平方公里的沙地。目前统计退化草场面积已无任何意义。内蒙古耕地面积已扩大到1.9亿亩,人均8亩多。农牧交错带越来越宽,已接近中蒙边界。占很大比例的一年生草本和隐子草的退化草原,春季易被吹走,而农田在春季则完全暴露。因此很容易引起风蚀。

12、 问:大面积草原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草原是生产力较低、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只能轻度利用,又是潜在沙漠化地区,因此载畜量过高必然导致退化和沙化。内蒙古可利用草场,9 0年代比80年代减少了828万公顷。而牲畜却增加了3000万头(只)。每只羊所拥有的草场面积,50年代为3.3公顷,80年代0.87公顷,90年代0 .42公顷。随着草原面积和单位草原产草量的减少,牲畜却无休止的增加,草产退化的速度仍然会更快。

13、 问:历史上内蒙古草原也曾出现载畜量过高想象,个别地区甚至不亚于现在。为什么草场退化不那么严重?

答:有蹄类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员。草原上的黄羊、野马和侯马一样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大规模随季节迁移,草原畜牧业长期以来同样实行游牧。事实证明游牧是利用草场得最好形式,是草原永远繁荣的保障,成吉思汗就是依靠游牧畜牧业征服了半个世界。

14、 问: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我们怎能还让蒙古族牧民过原始的游牧生活?

答: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人讲人类生活从流动到固定。有游牧畜牧业到农业,在走向工业化、城市化。其实不然,人类发展应走多样化道路。蒙古人的祖先曾有过固定的渔猎、农业,以及固定的全羊畜牧业,走向大草原,实行游牧畜牧业后才得到更展。人类的现代发明,很多有利于流动,如交通、通讯、电脑,因此也可以这样说,人类将走向流动。游牧是草原得到轻牧、轻放的最先进利用方式。游牧畜牧业是游牧文化的载体,游牧文化是中华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品。游牧文化以水草为第一,牲畜第二,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是当代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15、 问:游牧怎能抵抗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灾害呢?

答:游牧不是抗灾,而是躲灾,顺应自然,游向适宜的地方。定居后,人的生活暂时舒服了,但牲畜最多有一个季节好过,其他三个季都是灾。周围草退化了,每天要走很长的路去吃远处的草。若干年后,由于草场完了,最终还得丢弃房舍搬到更远的地方去。在目前草原上不可能靠人工种草满足牲畜需要的情况下,定居本身就意味着灾难。造成的损失不仅是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游牧文化的消失。我们在牧区搞的定居示范点,是花巨资、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是让大天鹅变成鸭子。

16、 问:内蒙古草原全面定居是从何时开始的?

答:内蒙古定居农业的历史及发达程度不亚于内地。几千年来农业只是附属于游牧畜牧业。清朝以来由于移民增加,内蒙古南部出现纯农业区,从此出现农牧交错带。解放后内蒙古牧区实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的特殊政策,公社化后仍保持游牧,只是范围小了。八、九十年代,内蒙古全面推行牲畜草场双承包,固定草场使用权到户,从此结束了草原游牧的历史。

17、 问:农田在内蒙古是怎样增加的?

答:农业在内蒙古自古就有,长期只作为牧业的附属行业。再在汉、明朝就有大规模农业,但是大量开荒还是从清朝就开始的。解放后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光靠畜牧业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再加大批汉族进入内蒙古,自然会从事他们熟悉的事业。

18、 问:看来人口是关键,内蒙古现在的人口还不能算多吧?

答:内蒙古目前总人口2300万,每平方公里20人。比河北、山东少多了,但后者属暖温带湿润区。内蒙古基本属干旱区,与同属干旱区的蒙古每平方公里1 .5人,哈萨克斯坦6.3人,我国新疆10人就算多了。有人讲干旱区人口最高限为每平方公里7人,那么内蒙古至少多了885万人,超过3倍。现在内蒙古的额济纳旗、乌盟、伊盟、锡盟、哲盟南部等地区的几百万人已经或即将沦为生态难民。因此说,内蒙古的人口压力并不比我国其他人口稠密省市低。另外由于外来人口中以文化较低的破产农民为主,整体素质不高,只能进行低层次破坏性开发。更加重了草原的负担。人口问题的更大侵害是随着大量农耕民族的进入造成游牧民族更快地消亡。这才是沙尘暴越刮越烈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化就意味着沙化。

山西全省多地限行通知汇总

尘暴是自然现象。近年来越刮越烈,不能排除人为因素,游牧文化被无情替代,是沙尘暴危害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最大的受害者也是草原游牧民族,还有大量的外迁户。

1、 问:什么是沙尘暴?

答:不要把一般的沙尘天气都说成沙尘暴。风把足够的沙尘刮到天空,空气能见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称得上沙尘暴。沙尘暴一般并不多见。

2、 问:沙尘暴是否我国才有?

答:沙尘暴是一种全球气候现象。主要发生在风大的干旱地区。如中亚、北美干旱地区,澳大利亚、北非等地。我国的沙尘暴属于中亚干旱区。包括中亚、蒙古、我国西北。

3、 问:沙尘暴是否近年来才有?

答:沙尘暴自古就有。我国有记载的沙尘暴可追溯到汉代。实际上在地球上至少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如几万年前,赤峰市达理诺尔地区曾出现荒漠化时期,3 .5万年前湖水达到最低点,当时飞沙走石,形成了沙漠。

4、 问:我国的沙尘暴是否比较严重?

答:我国沙尘暴波及面积大,沙尘路现场,往往形成不只一个沙尘源地。如几个源地同时发生,逐渐加速,就可能形成大面积的强沙尘暴。如今年4 月份的那场,是今年我国最强烈的。不过比起美国1934年的沙尘暴,我们还甘拜下风。

5、 问:我国的沙尘暴影响北京、华北,飘到韩国、日本,有人讲在美国也有发现,对吗?

答:首先应该说明,沙尘暴的最大危害地区是处在沙尘中心的干旱地区,沙尘天气是全球性的。沙尘不分国界,沙尘上到天空,随风飘游。北京的沙尘也不一定全是从我国西北刮来的,有本地区的,还有可能由内蒙古、蒙古、哈萨克斯坦的。那么飘到美国的沙尘就很难说是哪的了。

6、 问:有人讲近50年我国的沙尘暴趋于缓和,对吗?

这样讲不全对。近50年可能由于某种气象因素,与某些历史上最强的一两次相比可能弱些。但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了,危害程度大了。尤其是近1 0年,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亿万人民的正常生活。限于我国研究沙尘暴的历史现实,我怀疑有关部门提供数据的可比性。

7、 问: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说起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是多方面的。沙尘暴的动力是风。物质基础是沙尘。风与沙尘各有复杂多样的时空变化。有足够强大的风,还要有足够量的沙尘。但是把大量沙尘吹起来,也还要求很多条件。我国西北干旱区,盛行强烈的西北风。由于古地中海抬升形成大量松软的沙尘堆积。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特别是干旱、风大、植被稀疏都同步发生在春季,因此春季就具备了沙尘暴发生的自然条件,再加上人为活动破坏了地面植被,使沙尘暴越发强烈。

8、 问: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发生频次高的直接原因,是不是由于环境破坏引起的?

答:我刚才说了,沙尘暴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发生频率高,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北方,特别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反应,这样说是没错的。如内蒙古额济纳旗近来发生的,首先引起大家关注的多次强沙尘暴,就与黑河断流,大面积胡杨林、梭梭等死亡有直接关系。内蒙古海拉尔市以往极少见沙尘天气,但由于今年西面大面积开荒,沙尘已成为海拉尔市的重要环境问题。我国草原地区近年来不仅沙尘暴天气频率高、强度大,还造成沙漠的扩大,甚至新的沙漠形成。这与草原的全面破坏有直接关系,生态学家早有预料。

9、问:沙漠是否是沙尘暴的源头?

答:说现有沙漠和沙地参与了沙尘暴的形成还不如说沙漠是沙尘暴的后果。因为沙尘天气的主要颗粒物,特别是飞向高空影响北京等地的沙尘不是大颗粒的沙土,而是细土,沙土只对当地影响较大。细土不断被吹走,剩下的就慢慢变成沙漠了。

10、 问:影响北京华北等地的沙尘,主要来自何方?

答:我从前讲过,沙尘暴的范围很大,具有国际性。但直接影响北京华北等地的沙尘,主要来自北部附近的草原和荒漠地带。经常是起自中亚、蒙古南部荒漠区,经过蒙古高原草原区继续加速,大量沙尘参与,最终形成了影响华北等地的大规模沙尘暴。因此北方草原地区,特别是临近的锡林郭勒草原是关键地带。

11、 问:那么说内蒙古草原环境恶化是造成北京及华北地区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

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今年沙尘天气频繁增加正好发生在内蒙古草原大规模加速破坏的10年之后。内蒙古草原在退化草场占三分之一的基础上,九十年代又比八十年代增加了1 8%。锡盟草原在10年内又新添了6000平方公里的沙地。目前统计退化草场面积已无任何意义。内蒙古耕地面积已扩大到1.9亿亩,人均8亩多。农牧交错带越来越宽,已接近中蒙边界。占很大比例的一年生草本和隐子草的退化草原,春季易被吹走,而农田在春季则完全暴露。因此很容易引起风蚀。

12、 问:大面积草原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草原是生产力较低、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只能轻度利用,又是潜在沙漠化地区,因此载畜量过高必然导致退化和沙化。内蒙古可利用草场,9 0年代比80年代减少了828万公顷。而牲畜却增加了3000万头(只)。每只羊所拥有的草场面积,50年代为3.3公顷,80年代0.87公顷,90年代0 .42公顷。随着草原面积和单位草原产草量的减少,牲畜却无休止的增加,草产退化的速度仍然会更快。

13、 问:历史上内蒙古草原也曾出现载畜量过高想象,个别地区甚至不亚于现在。为什么草场退化不那么严重?

答:有蹄类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员。草原上的黄羊、野马和侯马一样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大规模随季节迁移,草原畜牧业长期以来同样实行游牧。事实证明游牧是利用草场得最好形式,是草原永远繁荣的保障,成吉思汗就是依靠游牧畜牧业征服了半个世界。

14、 问: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我们怎能还让蒙古族牧民过原始的游牧生活?

答: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人讲人类生活从流动到固定。有游牧畜牧业到农业,在走向工业化、城市化。其实不然,人类发展应走多样化道路。蒙古人的祖先曾有过固定的渔猎、农业,以及固定的全羊畜牧业,走向大草原,实行游牧畜牧业后才得到更展。人类的现代发明,很多有利于流动,如交通、通讯、电脑,因此也可以这样说,人类将走向流动。游牧是草原得到轻牧、轻放的最先进利用方式。游牧畜牧业是游牧文化的载体,游牧文化是中华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品。游牧文化以水草为第一,牲畜第二,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是当代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15、 问:游牧怎能抵抗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灾害呢?

答:游牧不是抗灾,而是躲灾,顺应自然,游向适宜的地方。定居后,人的生活暂时舒服了,但牲畜最多有一个季节好过,其他三个季都是灾。周围草退化了,每天要走很长的路去吃远处的草。若干年后,由于草场完了,最终还得丢弃房舍搬到更远的地方去。在目前草原上不可能靠人工种草满足牲畜需要的情况下,定居本身就意味着灾难。造成的损失不仅是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游牧文化的消失。我们在牧区搞的定居示范点,是花巨资、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是让大天鹅变成鸭子。

16、 问:内蒙古草原全面定居是从何时开始的?

答:内蒙古定居农业的历史及发达程度不亚于内地。几千年来农业只是附属于游牧畜牧业。清朝以来由于移民增加,内蒙古南部出现纯农业区,从此出现农牧交错带。解放后内蒙古牧区实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的特殊政策,公社化后仍保持游牧,只是范围小了。八、九十年代,内蒙古全面推行牲畜草场双承包,固定草场使用权到户,从此结束了草原游牧的历史。

17、 问:农田在内蒙古是怎样增加的?

答:农业在内蒙古自古就有,长期只作为牧业的附属行业。再在汉、明朝就有大规模农业,但是大量开荒还是从清朝就开始的。解放后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光靠畜牧业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再加大批汉族进入内蒙古,自然会从事他们熟悉的事业。

18、 问:看来人口是关键,内蒙古现在的人口还不能算多吧?

答:内蒙古目前总人口2300万,每平方公里20人。比河北、山东少多了,但后者属暖温带湿润区。内蒙古基本属干旱区,与同属干旱区的蒙古每平方公里1 .5人,哈萨克斯坦6.3人,我国新疆10人就算多了。有人讲干旱区人口最高限为每平方公里7人,那么内蒙古至少多了885万人,超过3倍。现在内蒙古的额济纳旗、乌盟、伊盟、锡盟、哲盟南部等地区的几百万人已经或即将沦为生态难民。因此说,内蒙古的人口压力并不比我国其他人口稠密省市低。另外由于外来人口中以文化较低的破产农民为主,整体素质不高,只能进行低层次破坏性开发。更加重了草原的负担。人口问题的更大侵害是随着大量农耕民族的进入造成游牧民族更快地消亡。这才是沙尘暴越刮越烈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化就意味着沙化。

沙尘暴标志何时走进人类生活

自从今年进入冬季以来,山西多地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和机动车限行通知,经常开车出行的朋友们注意啦,下面是山西省内多个城市的限行规定,一起来看看吧!

太原市 太原滨河东西路

一、调控路段

滨河东路(胜利桥东的南匝道至祥云桥东的北匝道段,不含上述匝道),滨河西路(胜利桥西的南匝道至祥云桥西的北匝道段,不含上述匝道)。

二、限行时间

工作日7:00至9:00,17:30至19:30。周六、日及国家法定节日除外。

三、限行规定

周一:1,6周二:2,7周三:3,8周四:4,9周五5,0周六:不限周日:不限

★号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号牌最后一位数字作为尾号。

太原三河一街

一、限行路段:

1、九院沙河南沿岸(新晋祠路至滨河西路路段)

2、虎峪河南沿岸(晋祠路至滨河西路路段)

3、玉门河南沿岸(文兴路至滨河西路路段)

4、大王街(晋祠路至滨河西路路段)

二、限行时段

工作日:07:00至09:00(周六、日及国家法定节日除外)。

三、限行措施

1、机动车号牌尾号为1、3、5、7、9的机动车在单日通行;

2、机动车号牌尾号为2、4、6、8、0的机动车在双日通行;

注:号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最后一位数字为准!

3、大(中)型客车、新能源号牌车辆、出租车及执行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清障车、工程抢险车辆除外。

运城市中心城区 运城中心城区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从市大气办获悉,根据运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启动运城市中心城区机动车限行的函》和《运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当日发出通告,决定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交通管制措施。

一、限行时间

本次启动机动车限行措施时间为2021年11月25日0时至2021年12月31日24时期间每日7时至22时实施单双号限行(法定节日和公休日除外)。

二、限行区域

为圣惠路(不含)以东,涑水街(不含)以南,安邑西路北段(不含)与机场大道东段(不含)相接、向东延伸至空港下穿立交与空港南区陶朱公街(不含)相接、与司马温公路(不含)相接合围区域以西,滨湖大道(不含)及红旗东街延长线(不含)盐湖城岗延伸至环东路以北道路范围内。

三、限行措施

机动车号牌尾号为单号的(1、3、5、7、9)在单日通行

机动车号牌尾号为双号的(2、4、6、8、0)在双日通行

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最后一位数字为准(含非本市车辆和临时号牌)。

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获悉,自11月24日起,运城市受弱气压场控制,风力减小、湿度增大,扩散条件变差,将出现中度至重度污染过程,达到橙色预警水平。为有效应对此轮污染过程,最大限度减轻污染程度,经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批准,自11月24日12时在全市范围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等级管控,解除时间另行通知。

运城市稷山县关于在稷山县中心城区

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的通告

为进一步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持续改善我县环境空气质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创造更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决定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期间实行机动车限行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限行时间

本次启动机动车限行时间为2021年11月25日0时至2021年12月31日24时,每日7时至22时(法定节日和公休日除外)。

二、限行区域

丰喜路(不含)以东,铁路沿线(含)以南,运稷路(不含)以西,稷南大街(不含)以北。

三、限行措施

(一)每日对机动车号牌尾号两个号码限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最后一位数字为准,含非本县车辆和临时号牌)。

尾号1和6,周一限制通行

尾号2和7,周二限制通行

尾号3和8,周三限制通行

尾号4和9,周四限制通行

尾号5和0,周五限制通行

(二)对重型柴油货车严禁进入限行范围,实施引导绕行措施。

(三)在交通限行管制措施期间,除执行本《通告》规定外,其他交通管理措施仍然有效,特别是对进入中心城区的建筑垃圾车、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运输车、大货车、冒黑烟车和老旧车等重污染车辆实施严查严管。

(四)外省、市及其他各县、市机动车辆进入稷山县中心城区,一律执行机动车限行交通管制措施。

忻州原平市

原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发布

关于重污染天气限行的通告

根据忻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关于发布忻府、定襄、原平3县(市、区)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的通告》要求,根据《原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经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批准,原平市定于2021年11月25日0时起(解除时间另行通知)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二级)响应机制,现将有关限行规定通告如下:

一、限行车辆

所有重、中型货车及散装物料运输车。

二、限行区域

东起平安大街高速路口,西至152处前进西街口(不包括108国道),南至新郭下三岔路口,北至文殊大街范围内。

三、相关管理规定

对违反本通告在限行区域内行驶的车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第九十条之规定,处以罚款200元、记3分的处罚;强行通行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六项之规定,处以罚款2000元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特此通告

原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2021年11月24日

晋中市

关于发布重污染天气市城区和榆次区绿色运输示范区交通管制的通告

为有效应对空气重污染,保护广大市民健康,根据《晋中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关于做好晋中市11月下旬重污染天气应对的通知》要求,决定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二级)预警,在市城区和榆次区绿色运输示范区实行交通管制。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管制时间:

2021年11月25日0时至11月28日24时。

二、管制区域:

1、晋中市市城区:鸣谦大街(含)以南、凤栖大街(含)以北、锦东大道(含)以西、经西大道(不含)以东道路围合区域内道路。

2、榆次区绿色示范运输区:秋郭线到榆次区乌金山镇高壁村、榆次区乌金山后沟村,沿旅游专线、中都北路、鸣谦大街、锦东大道到榆次丰润泽园区;沿北桥线、源高线,到榆次区东赵乡石羊坂村;沿源高线、石后线,到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沿东后线,经榆次区东赵乡西窑村,穿榆次区东赵乡康培苗木基地,沿顺城东街、环城南路、源东线、豆东线、新开路,到榆次区北田镇张胡村。

三、管制措施:

除城市运行民生保障类车辆、执行任务特种车辆外,

1、“冒黑烟”车辆一律禁行;

2、市城区国四及国四以下中型、重型柴油货运车辆及危化品运输车辆全天24小时禁行(含已办理《通行证》车辆);

3、市城区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运输车等重型车辆(国四及国四以下)全天24小时禁行(含已办理《通行证》车辆);

4、绿色示范运输区轻型、中型、重型柴油货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车全天24小时禁行(含已办理《通行证》车辆)。

四、在实行交通管制期间,除执行本《通告》规定外,其他交通管理措施仍然有效。对违反规定行驶的机动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处理。

特此通告。

晋中市公安局

2021年11月24日

临汾市

临汾市人民关于在市区范围内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交通管制的通告临政通告〔2021〕14号

为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规定,决定在市区范围内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交通管制,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管制时间:

2021年10月18日0时至2021年12月31日24时(法定节日和公休日除外)。

二、管制区域:

市区规划区155km2范围,具体为东环国道108线(不含)以西;西环国道309线、省道232线(临夏线)、省道329线(临午线)重叠路段(不含)以东;北环国道309线(不含)以南;南环国道108线、南外环路(不含)以北。

三、管制规定

(一)交通管制期间,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按车牌尾号实行单日单号行驶(1、3、5、7、9)、双日双号行驶(2、4、6、8、0),车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字母的前一位数字为准。

(二)外省、市及其他各县(市)机动车进入限行区域的,按照本通告规定执行。

(三)以下机动车辆不受限行措施限制:

1.公共汽车,晋L号牌出租车,长途客运车(含旅游客车),邮政专用车,学校校车,通勤大型载客车;

2.执行任务的警用车、消防车、救护车、清障车、工程抢险车、军车、运钞车、医疗废物转运车、交通事故保险勘查车辆;

3.新鲜瓜果、蔬菜及鲜奶运输车辆,环卫、园林、道路养护的专项作业车辆,殡葬专用车辆,新能源汽车(指悬挂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绿色车牌)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车辆)。(四)交通管制期间,市区公交车免费乘坐。

(五)管制期间,如有其他严于本通告限行管制要求,按其他管制要求执行。

四、法律责任交通管制期间,机动车驾驶人员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服从交警指挥。对违反道路限行交通管制的,公安机关将依法取措施,造成不良后果和损失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特此通告

临汾市人民

2021年10月16日

临汾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11月25日0时起

临汾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预警区域: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襄汾县、洪洞县、曲沃县、古县和临汾经济开发区。

从11月24日起,临汾市受偏南气流、静稳天气影响,气象扩散条件转差,将出现中度或以上级别污染过程。经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同意,决定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自11月25日0时起,在沿汾河6县(市、区)、古县和临汾经济开发区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长治市潞城区

长治市潞城区人民关于对主城区部分区域实行机动车限行措施的通告潞城政通字〔2021〕4号

为进一步改善我区环境空气质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创造更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经研究,决定对主城区部分区域实行机动车限行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日常限行措施

(一)限行时段

每日7:00至22:00(不含周六、日及国家法定节日)。

(二)限行区域

新华路以东、北华街以南、东华路以西、南华街和站前街以北(含以上道路)区域范围内。

(三)限行方式

号牌尾号为1、6的机动车,周一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2、7的机动车,周二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3、8的机动车,周三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4、9的机动车,周四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5、0的机动车,周五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号牌最后一位数字作为尾号。

二、重污染天气限行措施

重污染天气橙色、红色预警期间,实行机动车尾号单双号限行措施,由长治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发布预警启动时间和解除时间。

(一)限行时段

每日7:00至22:00(含周六、日,不含国家法定节日)。

(二)限行区域

新华路以东、北华街以南、东华路以西、南华街和站前街以北(含以上道路)区域范围内。

(三)限行方式

机动车号牌尾号为单号的(1、3、5、7、9)在单日上路行驶

机动车号牌尾号为双号的(2、4、6、8、0)在双日上路行驶

号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号牌最后一位数字作为尾号。

提醒:自2021年11月20日起实施,2021年12月31日结束。

长治市潞州区

长治市人民关于对潞州区部分区域实行机动车限行措施的通告长政通字〔2021〕5号

为进一步改善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经研究,决定对潞州区部分区域实行机动车限行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日常限行措施

(一)限行时段:每日7:00至22:00(不含周六、日及国家法定节日)。

(二)限行区域:潞州区东环路以西、西二环路以东、北环街以南、南环街以北(含以上道路)区域范围内。

(三)限行方式:

号牌尾号为1、6的机动车,周一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2、7的机动车,周二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3、8的机动车,周三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4、9的机动车,周四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5、0的机动车,周五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号牌最后一位数字作为尾号。

二、重污染天气限行措施

重污染天气橙色、红色预警期间,实行机动车尾号单双号限行措施,由长治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发布限行时间和结束时间。

(一)限行时段

每日7:00至22:00(含周六、日,不含国家法定节日)。

(二)限行区域

潞州区东环路以西、西二环路以东、北环街以南、南环街以北(含以上道路)区域范围内。

(三)限行方式

机动车号牌尾号为单号的(1、3、5、7、9)在单日上路行驶

机动车号牌尾号为双号的(2、4、6、8、0)在双日上路行驶

号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号牌最后一位数字作为尾号。

提醒:自2021年11月5日起实施,2021年12月31日结束。

长治市襄垣县

关于对县城主城区部分区域实行机动车限行措施的通告

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经研究,决定对我县主城区部分区域实行机动车限行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日常限行措施

(一)限行时段

每日7:00至22:00(不含周六、日及国家法定节日)。

(二)限行区域

城北街以南(含)、长兴路以东(含)、滨河东路以西(含)、朝阳街以北(含)区域范围内。

(三)限行方式

号牌尾号为1、6的机动车,周一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2、7的机动车,周二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3、8的机动车,周三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4、9的机动车,周四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5、0的机动车,周五限制通行

号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号牌最后一位数字作为尾号。

二、重污染天气限行措施

重污染天气橙色、红色预警期间,实行机动车尾号单双号限行措施,由襄垣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发布限行时间和结束时间。

(一)限行时段

每日7:00至22:00(含周六、日,不含国家法定节日)。

(二)限行区域

城北街以南(含)、长兴路以东(含)、滨河东路以西(含)、朝阳街以北(含)区域范围内。

(三)限行方式

机动车号牌尾号为单号的(1、3、5、7、9)在单日上路行驶

机动车号牌尾号为双号的(2、4、6、8、0)在双日上路行驶

号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以号牌最后一位数字作为尾号。

提醒:自2021年11月22日起实施,2021年12月31日结束。

沙尘暴知识问答

沙尘暴是自然现象。近年来越刮越烈,不能排除人为因素,游牧文化被无情替代,是沙尘暴危害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最大的受害者也是草原游牧民族,还有大量的外迁户。

1、 问:什么是沙尘暴?

答:不要把一般的沙尘天气都说成沙尘暴。风把足够的沙尘刮到天空,空气能见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称得上沙尘暴。沙尘暴一般并不多见。

2、 问:沙尘暴是否我国才有?

答:沙尘暴是一种全球气候现象。主要发生在风大的干旱地区。如中亚、北美干旱地区,澳大利亚、北非等地。我国的沙尘暴属于中亚干旱区。包括中亚、蒙古、我国西北。

3、 问:沙尘暴是否近年来才有?

答:沙尘暴自古就有。我国有记载的沙尘暴可追溯到汉代。实际上在地球上至少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如几万年前,赤峰市达理诺尔地区曾出现荒漠化时期,3 .5万年前湖水达到最低点,当时飞沙走石,形成了沙漠。

4、 问:我国的沙尘暴是否比较严重?

答:我国沙尘暴波及面积大,沙尘路现场,往往形成不只一个沙尘源地。如几个源地同时发生,逐渐加速,就可能形成大面积的强沙尘暴。如今年4 月份的那场,是今年我国最强烈的。不过比起美国1934年的沙尘暴,我们还甘拜下风。

5、 问:我国的沙尘暴影响北京、华北,飘到韩国、日本,有人讲在美国也有发现,对吗?

答:首先应该说明,沙尘暴的最大危害地区是处在沙尘中心的干旱地区,沙尘天气是全球性的。沙尘不分国界,沙尘上到天空,随风飘游。北京的沙尘也不一定全是从我国西北刮来的,有本地区的,还有可能由内蒙古、蒙古、哈萨克斯坦的。那么飘到美国的沙尘就很难说是哪的了。

6、 问:有人讲近50年我国的沙尘暴趋于缓和,对吗?

这样讲不全对。近50年可能由于某种气象因素,与某些历史上最强的一两次相比可能弱些。但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了,危害程度大了。尤其是近1 0年,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亿万人民的正常生活。限于我国研究沙尘暴的历史现实,我怀疑有关部门提供数据的可比性。

7、 问: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说起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是多方面的。沙尘暴的动力是风。物质基础是沙尘。风与沙尘各有复杂多样的时空变化。有足够强大的风,还要有足够量的沙尘。但是把大量沙尘吹起来,也还要求很多条件。我国西北干旱区,盛行强烈的西北风。由于古地中海抬升形成大量松软的沙尘堆积。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特别是干旱、风大、植被稀疏都同步发生在春季,因此春季就具备了沙尘暴发生的自然条件,再加上人为活动破坏了地面植被,使沙尘暴越发强烈。

8、 问: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发生频次高的直接原因,是不是由于环境破坏引起的?

答:我刚才说了,沙尘暴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发生频率高,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北方,特别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反应,这样说是没错的。如内蒙古额济纳旗近来发生的,首先引起大家关注的多次强沙尘暴,就与黑河断流,大面积胡杨林、梭梭等死亡有直接关系。内蒙古海拉尔市以往极少见沙尘天气,但由于今年西面大面积开荒,沙尘已成为海拉尔市的重要环境问题。我国草原地区近年来不仅沙尘暴天气频率高、强度大,还造成沙漠的扩大,甚至新的沙漠形成。这与草原的全面破坏有直接关系,生态学家早有预料。

9、问:沙漠是否是沙尘暴的源头?

答:说现有沙漠和沙地参与了沙尘暴的形成还不如说沙漠是沙尘暴的后果。因为沙尘天气的主要颗粒物,特别是飞向高空影响北京等地的沙尘不是大颗粒的沙土,而是细土,沙土只对当地影响较大。细土不断被吹走,剩下的就慢慢变成沙漠了。

10、 问:影响北京华北等地的沙尘,主要来自何方?

答:我从前讲过,沙尘暴的范围很大,具有国际性。但直接影响北京华北等地的沙尘,主要来自北部附近的草原和荒漠地带。经常是起自中亚、蒙古南部荒漠区,经过蒙古高原草原区继续加速,大量沙尘参与,最终形成了影响华北等地的大规模沙尘暴。因此北方草原地区,特别是临近的锡林郭勒草原是关键地带。

11、 问:那么说内蒙古草原环境恶化是造成北京及华北地区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

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今年沙尘天气频繁增加正好发生在内蒙古草原大规模加速破坏的10年之后。内蒙古草原在退化草场占三分之一的基础上,九十年代又比八十年代增加了1 8%。锡盟草原在10年内又新添了6000平方公里的沙地。目前统计退化草场面积已无任何意义。内蒙古耕地面积已扩大到1.9亿亩,人均8亩多。农牧交错带越来越宽,已接近中蒙边界。占很大比例的一年生草本和隐子草的退化草原,春季易被吹走,而农田在春季则完全暴露。因此很容易引起风蚀。

12、 问:大面积草原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草原是生产力较低、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只能轻度利用,又是潜在沙漠化地区,因此载畜量过高必然导致退化和沙化。内蒙古可利用草场,9 0年代比80年代减少了828万公顷。而牲畜却增加了3000万头(只)。每只羊所拥有的草场面积,50年代为3.3公顷,80年代0.87公顷,90年代0 .42公顷。随着草原面积和单位草原产草量的减少,牲畜却无休止的增加,草产退化的速度仍然会更快。

13、 问:历史上内蒙古草原也曾出现载畜量过高想象,个别地区甚至不亚于现在。为什么草场退化不那么严重?

答:有蹄类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员。草原上的黄羊、野马和侯马一样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大规模随季节迁移,草原畜牧业长期以来同样实行游牧。事实证明游牧是利用草场得最好形式,是草原永远繁荣的保障,成吉思汗就是依靠游牧畜牧业征服了半个世界。

14、 问: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我们怎能还让蒙古族牧民过原始的游牧生活?

答: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人讲人类生活从流动到固定。有游牧畜牧业到农业,在走向工业化、城市化。其实不然,人类发展应走多样化道路。蒙古人的祖先曾有过固定的渔猎、农业,以及固定的全羊畜牧业,走向大草原,实行游牧畜牧业后才得到更展。人类的现代发明,很多有利于流动,如交通、通讯、电脑,因此也可以这样说,人类将走向流动。游牧是草原得到轻牧、轻放的最先进利用方式。游牧畜牧业是游牧文化的载体,游牧文化是中华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品。游牧文化以水草为第一,牲畜第二,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是当代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15、 问:游牧怎能抵抗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灾害呢?

答:游牧不是抗灾,而是躲灾,顺应自然,游向适宜的地方。定居后,人的生活暂时舒服了,但牲畜最多有一个季节好过,其他三个季都是灾。周围草退化了,每天要走很长的路去吃远处的草。若干年后,由于草场完了,最终还得丢弃房舍搬到更远的地方去。在目前草原上不可能靠人工种草满足牲畜需要的情况下,定居本身就意味着灾难。造成的损失不仅是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游牧文化的消失。我们在牧区搞的定居示范点,是花巨资、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是让大天鹅变成鸭子。

16、 问:内蒙古草原全面定居是从何时开始的?

答:内蒙古定居农业的历史及发达程度不亚于内地。几千年来农业只是附属于游牧畜牧业。清朝以来由于移民增加,内蒙古南部出现纯农业区,从此出现农牧交错带。解放后内蒙古牧区实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的特殊政策,公社化后仍保持游牧,只是范围小了。八、九十年代,内蒙古全面推行牲畜草场双承包,固定草场使用权到户,从此结束了草原游牧的历史。

17、 问:农田在内蒙古是怎样增加的?

答:农业在内蒙古自古就有,长期只作为牧业的附属行业。再在汉、明朝就有大规模农业,但是大量开荒还是从清朝就开始的。解放后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光靠畜牧业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再加大批汉族进入内蒙古,自然会从事他们熟悉的事业。

18、 问:看来人口是关键,内蒙古现在的人口还不能算多吧?

答:内蒙古目前总人口2300万,每平方公里20人。比河北、山东少多了,但后者属暖温带湿润区。内蒙古基本属干旱区,与同属干旱区的蒙古每平方公里1 .5人,哈萨克斯坦6.3人,我国新疆10人就算多了。有人讲干旱区人口最高限为每平方公里7人,那么内蒙古至少多了885万人,超过3倍。现在内蒙古的额济纳旗、乌盟、伊盟、锡盟、哲盟南部等地区的几百万人已经或即将沦为生态难民。因此说,内蒙古的人口压力并不比我国其他人口稠密省市低。另外由于外来人口中以文化较低的破产农民为主,整体素质不高,只能进行低层次破坏性开发。更加重了草原的负担。人口问题的更大侵害是随着大量农耕民族的进入造成游牧民族更快地消亡。这才是沙尘暴越刮越烈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化就意味着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