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台湾渔业气象台网址_台湾渔业气象台

有名的,我就记得我们那些登陆我们广东,或者是登陆海南和福建这边的台风。

一般,台风,在气象台或者天文台的眼里,是这样的。

但是,在我们广东人眼里,台风“天鸽”,是这样的。

而台风“山竹”,是这样的。

那个,台风“鲇鱼”是长这样的。

另外,台风“海马”和台风“莎莉嘉”是这样的。

记得,在之前,有几个台风,因为杀伤力太强了,被除名。后来有个微博,应该是台风气象台的微博吧,说要征集新的台风名字。本来没啥感觉,但是在十几个名字中,出现了一种特别有名的动物皮皮虾,一时间,这个微博火了。

好多人都问,在哪里投票,都要投给这个皮皮虾。

真的很想看到,新闻主持人在讲稿的时候,说到台风皮皮虾来了,会是怎么样的感觉。

只不过,气象台是想让人了解台风的危害,所以这么搞笑的名字,被录用的可能性超级低。感觉有点可惜了。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东沙岛和太平岛都是我国南海较大的自然岛屿,现由台湾省海巡署驻守

台湾周边岛屿众多,除了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它的周边还有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彭佳屿、七星屿、兰屿、绿岛、龟山岛等,它们均位于台湾岛周边海域,是台湾省的管辖岛屿。其中兰屿、绿岛、龟山岛是我国直接面向西太平洋的岛屿(台湾岛是我国唯一面向太平洋的大岛)。

由于 历史 的原因,在南海,我国台湾省目前还管辖着两座岛屿。台湾海峡的岛屿不在统计之列。

我国南海有四大群岛,分别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四大群岛合计共有岛礁300多个,这些岛礁星罗棋布散布在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上。自古以来,南海四大群岛均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自秦汉开始,我国渔民便在四大群岛及其海域从事渔业生产。二战时期,四大群岛被日本侵占。二战结束后,我国派军舰收回了四大群岛的主权。并在各主要岛屿派驻军队,设行政管理区。

新中国成立后,进驻西沙永兴岛。在西沙群岛永兴岛设置“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办事处”(县级)。但此时,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均还在台湾国民党军队手中。

台湾国民党军队除在东沙岛继续驻军外,还在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中业岛、北子岛、南子岛、南威岛、景宏岛、鸿庥岛、南钥岛、马欢岛、敦谦沙洲等主要岛屿驻军,并设立南沙守备区,管理整个南沙群岛。

20世纪70年代,驻守南沙岛屿的国民党军队为了躲避台风,把部分岛屿的驻军撤到太平岛和台湾岛,等待台风过去。后来,国民党军队没有及时回防,给了周边国家可乘之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的军队趁台风空档和台湾国民党军队无暇回顾之时,在不到10年时间内,分别占去了除太平岛外的所有南沙主岛。最后只留下南沙最大的自然岛屿太平岛仍由台湾国民党军队苦苦看守。

14年大陆收复了被南越军队侵占的西沙永乐三岛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全面收复了西沙群岛。

1988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我国在南沙永暑礁建立74号海洋观测站,为国际气象组织提供海洋气象服务,同时进驻南沙7礁,改变了台湾国民党军队在南沙防守的被动局面。

2013年,为了改善我南沙驻礁人员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我国对南沙7礁实施陆域吹填。不到一年时间,把7礁变成7岛,在岛上兴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在美济岛、渚碧岛、永暑岛修建了大型机场和港口,居住环境和物资补给获得极大改善。

现在美济岛是南沙第一大岛,陆地面积6平方公里,是太平岛面积的12倍。

有人说,台湾当局在南沙不止驻守一个太平岛,还有一个中洲礁,是台湾海巡署官兵在看守。

中洲礁位于太平岛与越占敦谦沙洲之间,中洲礁西距太平岛4.6公里,东距敦谦沙洲7.3公里,天气好的时候,相互之间可以眺望。但是中洲礁的沙洲面积实在太小,只有2000平方米露出水面,没有植被,也无人驻守。加上中洲礁距离太平岛太近,只能是太平岛的附属沙洲。中洲礁平时由太平岛海巡署官兵上礁巡逻,所以不必单列为岛。

目前,由台湾当局驻守的南海岛屿只剩下太平岛和东沙岛两个。太平岛驻有台湾海巡署官兵100多人,东沙岛驻有台湾海巡署官兵200多人。

(夏安/文)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和创造,发挥和创造并不是违背基本原理,违背科学的臆造。学以致用讲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思考,锻炼思维,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切合实际的方式 方法 ,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二地理 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总结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1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2、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

3、太阳辐射能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50%的能量集中于可见光。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太阳辐射本身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能源

为生产生活提供煤、石油等能源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外部结构的分层由里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黑子(温度比其他区域低)、耀斑、日珥和太阳风

(光球层、周期11年)(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

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2

0°经线:

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

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东经60°:

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

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120°:

穿过的点:大兴安岭、渤海、杭州、台湾西岸、菲律宾群岛、澳大利亚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山东半岛、辽东湾、上海杭州(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150°:

穿过的点:东西伯利亚山地、堪培拉(悉尼)。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

180°:

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

西经150°:

穿过的点: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西经120°:

穿过的点:(温哥华、西雅图、圣佛朗西斯科)东侧、洛杉矶

西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脉。

西经90°:

穿过的点:哈得孙湾、五大湖(西)、新奥尔良。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哈得孙湾(西部)、密西西比河(东)、五大湖(西)、新奥尔良、墨西哥湾、中美洲。

西经60°:

穿过的点:纽芬兰岛(西部)、不宜诺斯艾利斯、南极半岛。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拉普拉塔河口)、南极半岛。

西经30°:

穿过大西洋中部。

西经20°:

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大西洋上经过。主要地理事物有格陵兰岛(东部)、冰岛。

东经160°:

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太平洋上经过。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澳大利亚东部水域。

赤道:

穿过的点: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

北回归线:

穿过主要点:北非、红海、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华南(滇、桂、粤、台)、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等。

30°N:

穿过主要点:北非(开罗)、(幼法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河口、西亚、南亚、中国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夏威夷群岛、美国南部(新奥尔良)

40°N:

穿过主要点:伊比利亚半岛(马德里)、撒丁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土耳其海峡、小亚细亚半岛、里海、中亚、塔尔木盆地(喀什)、酒泉、内蒙古高原、华北(北京)、渤海、朝鲜、日本(本洲北部)、美国中部(五大湖以南)、美东部(费城)

50°N:

穿过主要点:英吉利海峡、西欧平原、中欧平原南部、东欧平原(里海北侧)、阿尔泰山、蒙古北侧、中国东北北部、阿留申群岛、美加国界线北侧、五大湖北侧、纽芬兰岛

北极圈:

穿过主要点:冰岛南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北部、白令海峡、美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

南回归线:

穿过主要点: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里约热内卢(巴西)。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3

一、自然

1、气候:特点(共同点、独特之处)、开发利用(农业与 种植 制度、日照与街道方位、风与城市规划、交通线的选址、飞机场的选址)

2、海洋:海洋生物与渔业生产(大陆架生物丰富的原因、五个渔业地区和四个渔场及成因)、海底矿产与油气开发(大陆架矿产与开发、深海锰结核、海洋能源)、海洋空间利用(港口腹地、港口建设的陆域和水域条件、世界石油运输线、围海造田的利与弊)、海洋的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3、陆地:四个特点、能源(常规和新能源)、陆地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能源与社会进步)

二、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台风(气旋)、暴雨洪涝、干旱、寒潮(源地是冷高压、冷空气南下形成冷锋)、干热风(对华北农业的影响)

2、地质灾害: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泥石流产生的三个条件)、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地质灾害的防御。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 学业水平地理知识点总结

★ 学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 高二地理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要点(2)

★ 高二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 高二地理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

★ 高二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 高中地理高考常考知识点总结

★ 地理高二上学期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