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风是如何命名的,例如“格美”、“麦沙”?“台风”这个词本身又是从何而来?

2.求蝴蝶效应的事例

3.蝴蝶效应的例子

天气预报台风蝴蝶_超强台风蝴蝶的风险评估数学建模

有一种天气挺象爱的人生。如此天气不常见,但冬天来时它也许会来。天气预报告诉我们,那是——小雨夹雪。是的,小雨夹雪,或许会让你感到心烦,而如果没有了小雨夹雪,你也必定觉着这个冬天似乎缺少一点什么,看上去冬天也就不象冬天了。因此,我们总是在失去时才开始怀念。

苍白天空飘雨丝,妈妈说是春天到.雨丝像是魔术师,表演了个小魔术:摇身一变变雪花.雪花悠闲飘下来,摇身一变变水滴.

今天上午,下了一场“叫雨不是雨、叫雪不是雪”的东西!——用天气预报的属语那叫“雨夹雪”,第一堂下课,外面出现了飞舞着的白色的小精灵,飘飘洒洒的雪花从天而降后,地上并没有成为白茫茫的一片,而是到下面就变成了水,地面上湿漉漉的,天空中下着雪,地上却湿漉漉的,好奇怪呀!

我每天就守侯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天气预报”,可是,大雪没下着,却等来了一场雨夹雪。我打开窗户,看着飘飘洒洒的雪花,点缀着密密斜斜的小雨,又是别一翻风趣。我伸出手去接它,想知道雪花到底是不是六角形的,却只能看到一颗很小的雨珠滴在我的手心,至于雪花,却早已不知它飘到哪去。我有些失望,苦苦等待的大雪,如今都只变成了一堆梦幻。

转眼间,雨变成了雪——鹅毛大雪。雪花飘飘悠悠地飘落下来,飘得潇洒自如。雪宛如美丽的银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小雪花亲吻着我的脸,凉丝丝的,舒服极了!雪花漫天飞舞,似烟非烟,如雾非雾,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了白茫茫的大雪之中了。啊,那雪是仙女撒下的碎玉,那雪是桂花树上纯洁的花絮,那雪是嫦娥打翻的胭脂,那雪是冬天特有的“蝴蝶”。雪,我歌颂你!我赞美你!

开始是雨夹雪,但后来雪花却占了上风,雪花零零星星地落下来,像淘气的小精灵,一会钻进我的耳朵里,一会儿跑到我的嘴里,一会儿又贴到我的脸上.那雪花,如同天女洒下的花朵,凉凉爽爽的,好像在给我以亲切的问候.不一会儿,雪花弥天盖地,书上玉树琼枝,房屋上银装素裹.地上白雪皑皑.雪还在不停的下着,雪花真是洁白如玉,像月宫桂树上落下的金枝玉叶,“嗖”地变成了一只只美丽的玉蝴蝶,忽散忽聚,似舞似醉.无愧是大地的杰作.

夏天的雨,总是那么的疯狂。总是伴随这台风呼啸而来,雷公公和电婆婆是一对夫妻。噼里啪啦的大吵起来。暴雨带着这对夫妻好像要吞没整个世界。不过,它又是个纸老虎,看它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其实蹦跶不了几天。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尘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马路上发着白光,小摊贩不敢吆喝,商店门口的有机玻璃招牌,也似乎给晒化了。

冬季的一天,天气阴沉沉地,十分寒冷,瑟瑟地北风卷过,寒到了骨缝儿里。我顶着严寒,纹丝不动地站在奶奶家那个露天的阳台上,只为了观赏那场碰巧降下的雪。

当阴雨天,雨滴从天空坠下,冲洗着这个世界。天空覆盖着朵朵乌云,本是那样昏暗,在雨滴的洗浊后,天空剥层,你有没有发现,它变得清澈了?而那些雨滴呢?它们饱含着热泪又从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偷偷的溜回去。

这几天冬季的寒风呼呼地吹来,大街上人们穿上厚棉衣,还瑟瑟发抖。据气象台报道今天最低气温已低于四摄氏度,难怪这几天不时的有几阵刺骨的寒风吹来,吹透寒衣,皮肤冰凉,今天新闻里说,到医院看病的人数比往常多。

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提着百花篮,伴着春风,带着春雨,悄悄地来到了人间,顿时,大地万物复苏,乌语花香,呈现出一派生气。

渐渐地,天气凉了,风也冷多了。早晨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刮一样,路旁的杨树枝在风中狂舞着,那干巴巴的树枝,不时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路边枯萎的草,无精打地耷拉着脑袋,在狂风中战栗着,发出沙沙的声音。

有人喜欢晴天,看那明媚的阳光洒在大地,可以贪婪的享受着太阳带给的温柔;有人喜欢雪天,看那片片雪花从空中飘然落下,纷飞的舞姿那样迷人。但我偏爱阴雨天,它虽不如晴天那样温暖,也没雪花飘落那样婀娜,但却有它独特的美。

大雪随着寒冬来了,街道仿佛是银子铸成的,那么亮,那么有光辉,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行人的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烟。

教室地面没有水泥,是黄土,坑坑洼洼。寒风总会从缝隙中吹来,割痛耳朵,身上总是有大大小小的冻疮,可是依然快活。窗户是用麻布口袋蒙着,这些口袋是大伙儿好不容易凑来的。

天上的乌云在舞蹈,早已按耐不住将被释放的心情,地上的人们迎来的是天色变暗,阴沉压抑,阴天,总有种失落的感觉,心情也随之下沉,阴天,是人们静静思考的好时机,阴天,总是预示着要下雨;不一会儿,雨就从天而降,打破了这种沉闷。

寒冷的严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恬静地睡着了那年冬天,那个冷呀,把人冻得鼻酸头疼,两脚就像两块冰。

阴雨天,它也是个坏姑娘,每当她降临,总会让人回想起许多,回想那难忘的往事,那些短暂的曾经,像**一幕幕的在脑海中回放,快乐的和难过的悲喜交加。过去,却回不来。

今天,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的浊云。寒风像一把锋利的剑在空中飞舞发出了尖利的叫声。

盛夏的一天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烤着大地上的一切。大地被晒得发焦发烫,地面上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住了,使人透不过气来。

第一次接触海,是在去维多利亚市的时候。那天清晨天气阴沉沉的,天空是白茫茫的一片,还下着淋淋淅淅的雨。大概是受天气的影响,海水是深绿的,白色的浪花一排一排涌向码头。

转眼间,夏天过去,秋姑娘洒着明亮与清爽赶过来了。人们都说秋天美,可我却想说秋天不“美”的一面,那就是——多变的气候。

虽然天气还是阴阴沉沉的,但我的心情却好了很多,感觉从未这样开心过。也许是我又学会了某种东西,再次看到那一张张飘落的树叶,枯黄残缺的现在,比起昔日的茂密与嫩绿,我倒觉得此时的他们更为美丽。

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那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例如“格美”、“麦沙”?“台风”这个词本身又是从何而来?

最近看新闻发现浙江地区又登陆了台风,而且有很多沿海城市都已经发布了台风橙色预警。但是细心的小伙伴却发现今年登陆中国的台风比往年来的更晚一些,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其实有证据可循。

首先,2016年7月6号,我国沿海地区发布了海浪警报,到了7月11号第1号超强台风尼伯特登陆我国沿海城市,浙江的南部以及福建的北部沿海海域出现了超大的风浪。那个时期尼伯特的登录受到了很多的关注,还引起了风暴潮蓝色预警。

另外,2017年的1月份,代号为梅花的台风登录我国的海南东南部以及云南的南部,另外受到波及的还有西藏地区,这些地区都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还出现了暴雨,降水量一般达到了50毫米到90毫米之间。

其次,2019年8月份我们又一次迎来了台风,而这一次的台风比往年确实来得更晚一些。台风引起了海上出现了巨大的波浪,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积的狂风和暴雨。这次的台风虽然姗姗来迟,但是来势汹汹,让很多人望而生怯。

其实,台风比往年来的更晚一些,完全是受到了海洋温度等条件的影响,而且也受到了季节的影响,才会比往年来的晚一些。但是由于水汽和海水被加温的程度不同,所以才会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可控的情况。而我们的监测设备也只能监测台风来临时的强弱程度,无法影响台风的来临时间。

求蝴蝶效应的事例

有趣的台风命名

王玉萍

从今年开始,人们将在台风天气预报中听到“龙王”、“悟空”、“风神”、“海神”、“ 电母”之类的字眼,这是我国与亚太地区十多个国家同步,自2000年1月1日起在发布台风气 象信息时所启用新的热带气旋名字。它为严肃刻板的气象科学技术增添了形象而浪漫的色彩 。

台风和飓风都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的强烈气旋涡,因发生的地域不同,名称各异。出现在 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 和北太平洋东部的称为“飓风”。

让台风有一个亲切的名字是一位美国作家的杰作。1941年,一篇名叫《风暴》的里一位 气象员为了好玩,给台风起上他所认识的姑娘们的名字,并叙述了一场名叫玛丽雅的台风怎 样生成、发展以及当她袭击美国时又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就用这种方式命名台风。一年中第一次光临的台风 起一个由 字母A打头的姑娘名字,第二次台风则用以字母B打头的姑娘名字,依字母的顺序一直排到W 。

1950年以前,美国气象局没给台风起名,但当年10月的某一个星期,同时 有三个台风到达,这就把人搅糊涂了,人们有时弄不清楚预报的究竟是哪一个台风。于是 1951年,气象局开始 依字母的顺序来命名台风。1952年又决定依字母的顺序给每一个台风起一个姑娘的名字。第 一组名单是:ALICE爱丽丝、BARBANA芭波娜,CAROL凯萝……WALLIS沃丽丝。

当报纸和收音机报告名叫荷丽尔的台风来到及由她带来的灾难时,那些名荷丽尔的姑娘也许 会遭到她的朋友们的小小的嘲弄,为了消除麻烦,气象局又一本正经的宣布说:“台风和一 些姑娘同名纯属偶然”。

但据说有两个名字是特意选用的,一个是奥发(ORPHA),这是一个在气象局工作姑娘的名字 ;另一位就是著名的温莎 (WINOSOR),英王为了他放弃了王位。

一些姑娘因为和台风同名,很生气,经常埋怨气象局。但更多姑娘看到自己的名字成为头条 新闻,非常得意,而对自己和毁灭性的台风同名则毫不介意,正因为如此,美国气象局继续 决定沿用这种方式——以姑娘的名字来命名台风。

在亚太地区,过去大多用的是台风编号方法。如8901号台风是指89年第一次在经度180度 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洋面或南海海面及北部湾出现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的平均 最大风力达12级或以上。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民族自尊心的高涨,人们迫切要求使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台风 命名。

19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届会议 ,决定 成立研究协调小组,来组织西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命名方法是:分别由柬埔寨 、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 、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各提供10个热带气旋名字,要求每个名字的长度不超过9个字母 ;所用名字既容易发音,又在各成员国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而且不能用商业机构的名字 ;新的热带气旋名字一共有140个,将从2000年1月1日开始启用。同时为照顾习惯、便于气 象部门内部开展业务,热带气旋编号仍被继续用。为避免混乱,对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 入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亚太地区只给编号不给新命名,也就是维持原有姓名不变。

中国提供的10个名字是:龙王、、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 母、海棠 ;中国香港选用的是启德、万宜、凤凰、彩云、马鞍、珊珊、玲玲、欣欣、婷婷、榕树;中 国澳门挑选的是珍珠、蝴蝶、黄峰、芭玛、梅花、贝碧嘉、画眉、莲花、玛瑙、珊瑚。

2000年第1号热带气旋名字是“达维”由柬埔寨提供;第2号热带气旋的名字是我国的“龙王 ”;第3号则是朝鲜提供的“鸿雁”;之后依事先编排好的名字秩序依次类推。

台风命名方法在亚太地区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应用;这是气象部门在新千年送给社会的一份礼 物。随着那些被赋予了新使命的“龙王”、“悟空”、“”、“杜鹃”、“蝴蝶”们的 到来,人们在防御风暴之余,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近,展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蝴蝶效应的例子

介绍经济方面事例:

2003年,美国发现一宗疑似疯牛病案例,马上就给刚刚复苏的美国经济带来一场破坏性很强的飓风。扇动“蝴蝶翅膀”的,是那头倒霉的“疯牛”,受到冲击的,首先是总产值高达1750亿美元的美国牛肉产业和140万个工作岗位。

而作为养牛业主要饲料来源的美国玉米和大豆业,也受到波及,其期货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但最终推波助澜,将“疯牛病飓风”损失发挥到最大的,还是美国消费者对牛肉产品出现的信心下降。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恐慌情绪不仅造成了美国国内餐饮企业的萧条,甚至扩散到了全球,至少11个国家宣布紧急禁止美国牛肉进口,连远在大洋彼岸中国广东等地的居民都对西式餐饮敬而远之。

这让人联想到时下的禽流感,最初在个别国家发现的禽流感,很快波及全球,就算在没有发现禽流感的地区或国家,人们也会谈“鸡”色变。

扩展资料

《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蝴蝶效应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吸引人们开始疯狂搜寻其中的美食,一部纪录片拉动了庞大的消费。

初识诺邓火腿是在2012年5月份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诺邓火腿是云南的一大地方特产,一时间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众多吃货们垂涎欲滴的对象。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前,每个月销量只有200斤左右,播出当月销量就升到600斤以上,7月以后,虽然月销量有所下降,但是基本维持在400斤左右的水平。

从《舌尖上的中国》的蝴蝶效应来看,内需虽然可以通过立竿见影的国家补贴政策拉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产品带动也不失为良策,其成本可能更低,带动内需的作用可能更广泛、更持久。

例子: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蝴蝶效应”主要还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也是蝴蝶效应的真实反应。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蝴蝶效应在经济生活中比比皆是。

扩展资料:

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当一个人小时候受到微小的心理刺激,长大后这个刺激会被放大,**《蝴蝶效应》中作了精彩诠释。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以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如果这个差异越来越大,那这个差距就会形成很大的破坏力。为什么天气或者是股票市场会有崩盘和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有可能会产生轰动效应。

百度百科——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