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简介_山海关简介和历史
1.山海关的特点是?
2.山海关的简介
3.天下第一关指的是哪里
4.山海关在哪个省
5.山海关所在的省份和城市
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世界著名的历史名城。第一关,是长城的东方起点,是长城内外的分界线。始建于公元1381年,以雄伟的“天下第一关”塔为主体,辅以靖边塔、鲁林塔、穆盈塔、威远殿、翁城、东罗城、瑞莲阁公园、长城博物馆等。山海关北临燕山,南临渤海,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为城所闭。山海关四面都有城门,东、西、南、北分别称为“镇东门”、“银根门”、“王洋门”、“威远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山海关景区
外文名称
山海关景区
地理位置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气候类型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营业时间
旺季7点~18点,淡季8点~17点
建议的播放时间
2~3小时
天下第一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先进单位。它是明朝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这里依山傍海,易守难攻。是由关城、翁城、雒城、翼城、少城、烽火台、码头等组成的科学、完整、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因其独特的建筑,在明代长城众多险关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关”。
编辑此段落符号
山海关四周有城门,东、西、南、北分别称为“镇东门”、“银根门”、“王洋门”、“威远门”。四门原本建有高大的城楼,只剩下东门城楼。东门面对关外,这是最重要的。从外到内,有卫城、雒城、翁城、程门四大防御。大门是一个巨大的砖砌拱门,位于长方形平台的中间。这座塔高12米,塔上的塔高13米,宽20米,深11米。是两层砖木结构,重檐,歇息山顶。城楼上层西侧有门,其余三面设68个箭窗,通常用窗板遮挡。东边屋檐下还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五个大字写着“天下第一关”。相传是明朝嘉靖年间第一位内阁官员严嵩所作。每个字高1.6米,字体苍劲有力,是山海关城的标志。
编辑此部分的主要景点。
山海关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城楼为主体,辅以靖边塔、吕林塔、穆盈塔、威远殿、翁城、东罗城、瑞莲阁公园、长城博物馆等。展现中国古代城防的建筑风格。
编辑此段落的地理位置。
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地理上是长城东端起点的第一关;从地理形势看,易守难攻,依山傍海。山海关,东方长城的起点,明清以来,尤其是近代史上,成为“关”的代表称谓。山海之间,相隔7.5公里,长城纵贯南北,山海关城近关隘。此外,东部陡峭的山脉是一个天然屏障,西部的石头河成为一个天然的护城河,从而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
编辑这段历史改革。
隋炀帝三年(583),建重庆关关城。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征韩,自来中国,归重庆。
吴明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海关,带兵至此,并迁筑山海关于重庆谷雨关东六十里,以控制古海关。
明朝末年,秦良玉将军镇守山海关。与李自成、吴三桂在此斗法。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
民国十一年(1922年)夏,直、冯军阀在_河西岸交战,1924年秋,在关外关家坟、威远城、姜女庙交战。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山海关。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八路军冀热辽部队配合苏联红军攻占解放山海关城。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中国进行山海关保卫战。这些战争对山海关关城和东罗城的城墙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1961年,山海关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相互连接的防空洞建在墙上,现在有砖开口。
1956年至1994年,修缮了靖边楼与振东楼之间的青砖内墙和振东楼与渭源堂之间的毛石内墙,修缮了靖边楼与吕林楼之间的扶壁墙和外墙,修缮了靖边楼与振东楼之间的城面。
1980年,为了走上世界第一关,在南门以东,面向关彝路的城墙上开了一个35米的缺口。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85年被列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2000年,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授予山海关“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称号。
2007年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5年10月9日,山海关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通报批评,5A级资质被取消。
2017年1月28日,河北山海关景区在摘牌15个月后,已申请回归5A级景区。
s://c.cncnimg.cn/037/509/5cd2_b.jpg
山海关的特点是?
历史
山海关北靠燕山,南临渤海,扼守华北与东北之间狭长的陆路交通要道,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朝时,属孤竹;周朝时,属燕地;秦、汉时,属辽西郡。北齐和隋唐时都在这一带修建过城关,今日在抚宁石门寨,仍可看见北齐长城遗址,隋文帝时,设置榆关,元朝时称迁民镇。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修筑长城,在此设立关城,因位于燕山与渤海之间,故取“山”、“海”二字而得名“山海关”,归隶永平府管辖。嘉靖年间,蓟镇总兵戚继光重修了山海关及附近的长城段——角山长城。在关城以北修筑了北翼城,以东的欢喜岭(又名凄惶岭)上修筑了威远城。
崇祯年间,兵部尚书孙承宗在关城以南及海边修筑了南翼城和宁海城。宁海城背接长城,高3丈,周长1里,从陆地直插海中,状似龙首,故称“老龙头”。此外还有城堡、水关、墩台等多处,星罗棋布,相互呼应。以上共同组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严密坚固的山海关防御体系,历来是中国最紧要的军事重镇之一。
明人概括山海关的战略,“内拱神京,外捍夷虏,最契紧处”。枢辅大学士孙承宗指出:“关门系天下安危”。天启二年(1622年)有兵力七万九千八百六十九人,马一万二千七百六十匹,次年,马步兵员已达十万。御史汪裕疏言:山海关“现存之兵,御侮有余,定额之饷解给无难”。
明末镇守山海关的将领吴三桂与清摄政王多尔衮合作,在山海关前击溃了前来征讨的李自成军,并带领清军入关,由此导致了李自成大顺和南明的覆亡。
清朝时,山海关为临榆县城,因位于北京与盛京(沈阳)之间,而有“两京锁钥”之称。清末和民国时期,关城周围又成为战场,八国联军战争和九一八事变后的长城抗战都在这里率先爆发。
目前山海关及周边的古建筑,已大多修复原貌,形成独具特色长城历史文化游,明清社会民俗游以及古代孟姜女等传说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文化名城。
其城墙尚完整,是中国现今保存相对较好的一座明长城关城。当今,其旅游文化价值显著,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凤凰古城”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城”。
扩展资料:
一、简介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最东部与辽宁省接壤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境内,且地居燕山与渤海之间,故得“山”、“海”二字而命名。山海关又被称为“榆关”,以古渝水而得名。在历史上,所谓关内、关外、闯关东、关东军等“关”字均指山海关,对中国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在1990年以前,因老龙头直入海中,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使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1961年,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二、建筑
关城平面呈方形,周长约4公里。城墙高14米,厚7米,内用夯土填筑,外用青砖包砌。东墙的南北两侧与长城相连,墙上有奎光阁、牧营楼、威远堂、临闾楼等建筑。东、南、北三面墙外挖掘了深8米、宽17米的护城河并架设吊桥。城中心筑有钟鼓楼。
山海关的四面均开辟城门,东、西、南、北分别称“镇东门”、“迎恩门”、“望洋门”和“威远门”。四门中除威远门外,都筑有高大的城楼。东门面向关外,最为重要,由外至内设有卫城、罗城、瓮城和城门四道防护。
城门为巨大的砖砌拱门,位于长方形城台的中部。城台高12米,其上的城楼高13米,宽20米,进深11米,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重檐歇山顶建筑。城楼上层西侧有门,其余三面设箭窗68个,平时以朱红色的窗板掩盖。
在东面屋檐下还高悬一块巨大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相传为明代进士萧显书写,每字高1.6米,字体苍劲浑厚,是山海关城的象征。
参考资料:
山海关的简介
山海关,也指山海关区,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
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山海关具有雄伟、险要的特点
天下第一关指的是哪里
山海关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公里,位于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
历史沿革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徐达中山王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创建山海关,因其倚山连海,故得名山海关。
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公元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
建筑规格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天下第一关景区以山海关城为中心,它包括山海关城、东罗城以及“天下第一关”城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和长城博物馆等。山海关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样,特别是保存众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使古城最为增色的是关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耸立长城之上,雄视四野。登上城楼二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天下第一关城楼南北,还有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等建筑。漫步在万里长城之上,会使你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和炎黄子孙的非凡智慧。
文化内涵
走下“天下第一关”城楼,可到长城博物馆参观,那里将向您展示万里长城的古与今以及令人惊叹的实物展品。
在古城内,品尝地方风味小吃,会使你的游兴大增,并领略到山海关的土人风情。
山海关人文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在此劳动生息。
山海关景区内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区内有开发和观赏价值的名胜古迹达90多处。2000年,山海关景区被评为第一批4A级旅游景区;2001年,院下文将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正式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旅游景区以长城为主线,形成了“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天下第一关”、“长寿山”、“燕塞湖” 六大风景区,全部对中外游客开放,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区。其中:山海关长城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万里长城的东起点老龙头,长城与大海交汇,碧海,天开海岳,气势磅礴,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雄关高耸,素有“京师屏翰、辽左咽喉”之称;角山长城蜿蜒,烽台险峻、风景如画,这里“榆关八景”中的 “山寺雨晴,瑞莲捧日”及奇妙的“栖贤佛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孟姜女庙,演绎着中国民间传说——姜女寻夫的动人故事。中国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石洞——悬阳洞,奇窟异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塞外明珠燕塞湖,美不胜收。
"天下第一关"几个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相传,最后的"一"字,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抛向空中点上去的.
山海关在哪个省
“天下第一关”即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山海关,又称“榆关”,以古渝水而得名,位于河北省最东部与辽宁省接壤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境内,燕山与渤海之间,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简介
“天下第一关”即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山海关,又称“榆关”,以古渝水而得名,位于河北省最东部与辽宁省接壤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境内,燕山与渤海之间,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1990年,辽宁省丹东市的虎山长城被发掘出来后,考古界认为虎山长城才应该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1961年,万里长城—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关公1700年历史的青龙偃月刀刀锋向东,现存放在山海关城楼上,成为镇关之宝。
关于山海关的古诗词1、《山海关》
明 闵的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2、《塞上曲·送王元美》
明 李攀龙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3、《山海关送季弟南还》明 袁崇焕
公车犹记昔年情,万里从我塞上征。
牧圉此时犹捍御,驰驱何日慰升平?
由来友爱钟吾辈,肯把须眉负此生?
去住安危俱莫问,燕然曾勒古人名
4、《出榆关》
明 戚继光
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
5、《重登山海关城楼》
明 孙承宗
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
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群雄骄语曰,一剑几经过。
山海关所在的省份和城市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山海关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名胜古迹荟萃、风光绮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山、海、关、城、楼、湖、海、洞、庙种类齐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山海关已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中国长城文化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称号。
扩展资料
山海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山海关长城的中心,呈不规则梯形,西北和西南转角处呈圆弧形,未设角台。关城城垣周长4727米,城高14米,厚7米。
东墙为长城主线,关城东西南北四面各建有四座城门,东门为“镇东门”,即“天下第一关”,西门为“迎恩门”,南门为“望洋门”,北门为“威远门”,四门城台上均建有城门楼。
关城四门之外均筑有瓮城,偏侧开门。城墙的东南、东北隅处于长城主线,各建有东南角台和东北角台,角台上分别建角楼,是关城转角处防御性建筑,镇东楼南北两侧还建有临闾楼、牧营楼和新楼。在关城的东南、西北和西南隅各设水门一座,墙外有护城河环卫。
百度百科-山海关
山海关简介
山海关位于中国东北部渤海湾内,东经119°24’至119°51’,北疆8°48’至40°07’,隶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个城区,在市之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接辽宁,西近京津。自然区域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12.5万。境内有石河、潮河、沙河等主要河流。气候属东部季风暖湿带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736毫米,最大积雪深度13毫米,最大冻结深度85厘米,空气平均相对湿度62%。
山海关素称京津门户,是联系我国东北、华北的重要枢纽。海港港阔水深,不滴落 不淤,是天然的不冻良港。铁路交通便利,京沈、津秦两条公路干线市区,山海关还有空运机场,可直达北京、石家庄、上海、广州等地。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网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每年有数百万人来到避暑胜地北戴河、山海关以及碣石山、背牛顶、黄金海岸等旅游区游览。另外这里腹地广阔,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
山海关山海间距7.5公里,正置海陆咽喉要冲。它与万里长城浑然一体,历史上称为“卫佐京师的东大门”。它枕山襟海,雄关耸峙,故定名山海关。它是明代的军事重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前后用了二百六十三年的时间,占地约230公顷,具有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的军事城防系统。
山海关城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四周有长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墙,墙体高大坚实,气势宏伟。在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城东南隅、东北隅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整个卫城建筑规模宏伟,防御工程坚固。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对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山海关建关设卫以来,商贾往来频繁,经济贸易活跃,对于发展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保卫首都、巩固明王朝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从规模上、布局上、结构上山海关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所罕见的,它也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是中国古代城市中建设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部杰作。山海关是中国古代建筑珍品,是祖国宝贵的历史遗存。
明清时代山海关地区的庙宇发展很快。最著名的庙宇建筑有:显功庙、孔庙、清真寺、三清观、贞女祠、城隍庙、北海神庙、龙神庙、天后宫、二郎庙等。
山海关关城的街巷是典型的棋盘式布局。关城的一条条街巷连结着一座座地方色彩浓郁的民宅。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血汗长成的历史丰碑,而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举世闻名的长城入海处。现属山海关境内的长城全长26公里,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南翼长城、关城长城、北翼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长城及九门口长城等地段。
老龙头长城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有“中华之魂”的盛誉。老龙头长城由入海石城、靖虏一号敌台、王爱二号敌台、南海口关、澄海楼、宁海楼、宁海城及滨海城墙等部分组成。
南翼长城是老龙头长城与关城长城连结的纽带。南翼长城沿线的重点防御设施分四部分:城台、铁门关及围城、南翼城、南水关及护城河。
关城长城是山海关长城的中部区段,全长7138米,其主线即关城东垣长1378米;附线即关城西、北、南垣共长3418米,东罗城垣长1519米,瓮城城垣长823米。主线上还建有六座敌楼(镇东楼、临闾楼、牧营楼、新楼、靖边楼、威远堂),二座城台。附线包括关城城垣、东罗城垣、瓮城城墙三部分。
北翼长城南起北斗峰,北至角山山麓的旱门10号台,全长3公里多。
角山长城主要包括旱门10号台、旱门关、角山敌台、月城等。
三道关长城主要由城墙、桃园东13号敌台、三道关、烂石关、唐帽16号敌台、尖山西17台、尖山东18台构成。
九门口长城主要包括五道楼、枣山区段和九门口三部分。
山海关附近的风景区主要有:
燕山风景区:分为燕塞湖区(首山、五泉山、洞山剑峰、骆驼峰、山中月镜、神女浴日、杏岭银屏、椒山秋色、戏水、龟石千秋、小三峡)、角山景区(角山·栖贤寺、瑞莲捧日、山寺雨晴、角山长城、朝阳洞、角山碑林)、长寿山区(三道关、悬崖飞瀑、悬阳山庄、悬阳窥天、双松挺峙、石喧金鼓、层峦叠嶂、骆驼回首、莲花石、世外桃园、石门天堑)、椴木丛区
老龙头海滨风景区:老龙头、海浴场、石河海口、姜坟雁阵
古城堡游览区:天下第一关、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贞女祠、威远城、烈士陵园、边墙子烽火台、清真寺、北翼城、南翼城瑞阁、长城公园、京山宾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