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大暴雪各自的标准是什么?

大雪暴雪范围已定_大暴雪是哪一年

降雪分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共7个等级。

降雪等级标准通常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持续降雪或降雪量折算成降雨量为等级划分的标准。该标准一般用持续时间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标准。

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微量降雪(零星小雪):降水量小于0.1毫米。小雪:降水量在0.1~2.4毫米之间。中雪:降水量在2.5~4.9毫米之间。

大雪:降水量在5.0~9.9毫米之间。暴雪:降水量在10.0~19.9毫米之间。大暴雪:降水量在20.0~29.9毫米之间。特大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30.0毫米。

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微量降雪(零星小雪):降水量小于0.1毫米。小雪:降水量在0.1~0.9毫米之间。中雪:降水量在1.0~2.9毫米之间。大雪:降水量在3.0~5.9毫米之间。

暴雪:降水量在6.0~9.9毫米之间。大暴雪:降水量在10.0~14.9毫米之间。特大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5.0毫米。

当降雪落地后无融化时,一般而言,在北方地区1毫米降雪可形成的积雪深度有8~10毫米,在南方地区积雪深度有6~8毫米。

降雪的形成原因

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天空中气象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形形的大气固态降水。这些大气固态降水的叫法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名目繁多,极不统一。

为了方便起见,国际水文协属的国际雪冰委员会,在征求各国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1949年召开了一个专门性的国际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大气固态降水简明分类的提案。

这个简明分类,把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

原来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汽先变成水,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

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十种大气固态降水示意图,从上向下分别为: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下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大暴雪各自的标准是什么?

2023年12月13日起京津冀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雪到暴雪天气。

12月13日至15日、14日至16日,我国中东部再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和寒潮天气。其中,华北、黄淮的强降雪落区与12月10日出现强降雪的区域高度重叠,日降雪量具有一定极端性;京津冀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雪到暴雪天气。

具体来看,2023年12月13日至15日,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和东部、山西南部、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辽宁、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辽宁东部、吉林东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局地有大暴雪,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冻雨。

本次过程中,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及吉林、辽宁等地暴雪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高,需警惕对交通出行、城市运行及农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大雪天气出行的注意事项

1、防滑:在下雨下雪的道路上行走,最好穿防滑防水的胶鞋、尽量不穿平底无花纹的鞋,身体重心要放低,缓步慢行并随时注意行车情况。

2、防摔:行走时要高抬脚、缓慢踩,减少鞋面和地面的向前摩擦力,降低摔倒的可能性。另外雨雪天减少电动车和自行车出行,选择步行或公共交通工具。

3、防砸:当降雪较大时,树木、广告牌等常因积雪过量而坍塌被砸伤,出行时要远离积雪的树木,广告牌等,另外,雨雪天气,屋檐和树枝上容易挂满冰凌,冰凌断裂滑落易伤行人,应当远离。

4、防磕碰:雨雪覆盖了道路上许多“陷阱”,如坑洼、井盖、建筑材料会被遮住,行走过程中选择有脚印或车辙的地方走。

5、防被撞:横过道路时,要先站在路边上调整好雨帽、雨伞的角度,使其不遮挡视线,先四周观察确无车辆驶来时,方可小心通过。

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降水量级为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

中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500~1000米之间,地面积雪深度为3~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2.5~4.9毫米。

大雪:是指下雪时能见度很差,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地面积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5.0~9.9毫米。

如果有降雪而没有形成积雪,一般称之为“零星小雪”。

当24小时降雪量达到10.0~19.9毫米时为暴雪,20.0~29.9毫米为大暴雪,超过30.0毫米为特大暴雪。

扩展资料

雪天保养事项

注意之一:防不当的御寒方式。

防不当的御寒方式。喜欢时尚的年轻人在出入室内外温差较大的环境时,必须注意及时添减衣物。下雪天,不能为追求时尚,露腿或穿着单薄。同时注意饮食清淡,不要一次食用过多的凉性食物,防止急性胃肠炎发生。

注意之二:防止感染呼吸道疾病。

防止感染呼吸道疾病。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年人、慢患者等应该适当减少在户外活动时间,注意防寒保暖,室内保持经常通风。

注意之三:防止胃出血及消化道溃疡。

防止胃出血及消化道溃疡。寒冷容易引发胃出血及消化道溃疡,需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该以温软素淡、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以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注意之四:防止出现煤气中毒。

防止出现煤气中毒。冬季寒冷,煤气使用、煤炉取暖,家庭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风。注意取暖设备的安全性,记得经常排气通风,谨防废气积聚。

注意之五:防止意外跌倒。

防止意外跌倒。雨雪天气造成路面湿滑,因此,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出行安全,防止意外跌倒。

注意之六: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天气变冷后,最先经受考验的要数呼吸系统。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封闭的室内空气不经常与外面流通,很有可能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百度百科——下雪